11月4日下午,我校在行政楼304会议室召开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期检查汇报会,院长李梅英、校柔性引进专家魏贤君教授、各系部主任评委、各位课程负责人、教务处有关同志参加了本次会议。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期检查是学校质量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会议主要是了解项目是否按计划开展、进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阶段性成果、经费安排使用是否合理、建设中存在何种困难与问题等。会前,各门立项课程负责人已按《关于开展2016年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期检查的通知》要求,认真准备了汇报材料。
会上,李梅英指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应有各团队独特的想法、创新点,这一点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大量使用网络上现成的资源。知识点不能仅仅局限于用电子课件展示,要用微课等多种形式,易于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技巧,找到相关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学习并完成相关的测试等。同时,在进行一些考证课程建设时,要分析三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把握住教学和技能测试的区别。
在听取了各位课程负责人的汇报后,魏贤君教授做了概括点评。他指出,各位课程负责人能挤出宝贵时间,力争在“量”和“质”两方面做好精品资源课程建设工作,付出了辛苦的劳动,是值得肯定的。总的来看,“量”的方面基本符合要求,在“质”的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依据性。要按照人才培养计划准确设计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依据课程标准,不要进行盲目堆积;二是针对性。要针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开展课程建设;三是相关性。要注意各资源前后、彼此之间的相关度;四是前沿性。要在不忽视基础性的前提下,适当关注课程的前沿性建设;五是应用性。案例资源的选取要关注实际应用与实际效果。六是可操作性。要简单易行,便于学生操作。
期间,与会人员还探讨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的视频制作、技术指导、经费使用、团队合作等问题。会后,各门课程负责人还就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性问题与泛雅平台人员开展了互动交流。
(教务处)